2017年6月28日 星期三

作 雅乃智 中取り 純米大吟釀


整體評分:8.5/10
入手難度:3.5/5(較難)
花香華麗,口感順滑而味道平衡,性價比極高之餐前至食中酒

背景簡介/特色:

清水清三郎商店 之銘柄「作」(ざく/Zaku)是近數年日本之大熱銘柄。筆者已品嚐過其中數款出品。
在連結內的官網內頁的「受賞歷」一欄自2013年已沒有更新,但其實此品牌此後亦接連在 Sake Competition(個人認為以得獎比例中算認受性較高的一個年度比賽)
橫掃大獎,而今年它更包辦純米酒部門頭兩位saketime中的排名暫為第10名。

筆者認為作的出色之處在於水準非常穩定,而且在口感平衡,不論男女老少,也能對此銘柄留下良好印象。

香氣/口感/味道/餘韻:

剛開栓後,瓶內香氣緩緩滲出,是一貫山田錦純米大吟釀的哈密瓜和清淡的百合花香氣。
開瓶後的香氣仍能保持飽滿,水準甚高。
倒入酒杯後,酒質清澈透明,在杯中稍稍搖晃,掛杯短暫,酒體屬清爽一類。
於花冷(約10度)溫度品飲,舌尖稍稍有酒精的刺激感,快速吞下時,感受到傳統日本酒之米味。
餘韻屬中等,香氣留在口中時間並不算長,卻讓筆者想立即再嚐。

在溫度稍稍回升的狀態下,花果香氣能保持,口感順滑依然,而酒精感會相對明顯,但整體感覺仍然偏甜和容易入口,變化度高。

此款作品平衡度高,多飲不膩,其細緻的香味和完成度,適合搭配口感清淡的日式料理和前段的壽司。

後記/補充:

筆者非常喜愛「作」這日本酒品牌,主要原因是其出品的性價比非常高。
在「傳統」與「新派」的清酒中(有機會會在日後解說何謂新派日本清酒),它取得很好的平衡。
亦且在香港大型超市(city開頭的)或者香港的中高級日本料理餐廳都能找到這系列。
在日本入手難度並非很高,只是也是經常限量購入一支罷。(筆者在日本於兩間限量購買一支的地方各入手一支)

另外,「作」系列也有非常高端的作品發售(智、大智),香港售價為千多至約三千元。
如果是非高級酒不喝而要排場的話,相信這些高階系列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
作 雅乃智 中取り 純米大吟釀,黑色的瓶身讓人感覺華麗高貴,但其四合瓶(720mL)含稅價只是 2106 yen 而已。

在香港由於運費問題,索價一般在400-500元左右。但以其質素來說,拿來送禮自用,也是非常物有所值。

p.s. 上圖用了官網的圖,原因是筆者自行拍攝的技巧太差劣了...

2017年6月27日 星期二

花陽浴 純米大吟釀 美山錦 直汲み 生原酒


整體評分:9.5/10
入手難度:4.5/5 (非常困難)
果香四溢,清爽又優雅的百搭酒

背景簡介/特色:

南陽釀造的「花陽浴」(はなあび/Hanaabi)銘柄,對於愛好日本清酒的人並不陌生。
此酒造的年產量只有100石左右(註:1石約180升,即250支720mL酒),這產量遠比暢銷中港台的銘柄如「獺祭」、「黑龍」、「磯自慢」、「久保田」等少得多,其中一個原因是這個酒造只有三名蔵人。
儘管如此,這銘柄卻長久以來獲日本大眾青睞,而且評價極高。
saketime 日本酒評價網 裡,花陽浴一直屹立前五名。
而在網店如日本樂天、yahoo、amazon等,基本上搜到的都只會是原價數倍的炒價。

香氣/口感/味道/餘韻:

筆者於購入約兩星期後品飲。
從雪櫃拿出酒後立即扭開瓶蓋,於雪冷(約5度)左右時聞一下,並沒有原先預計的爆發出來的果香,反之卻是一股米的原料味道。
約一兩分鐘後稍回溫至花冷(約10度),香氣漸漸明顯,帶著菠蘿一類的甜水果氣味。
是次品飲使用下圖的大吟釀杯,令香氣非常集中。將酒搖晃兩圈,雖是生原酒(即未經低溫殺菌處理及加水調節),但掛杯很短,酒體及口感明顯較為清爽。
味道與香氣表現一致,帶有豐富熱帶水果的甜,酒精感收歛得宜,酸度尚算充足。
緩緩把酒吞下後,一呼一吸,餘韻簡單卻悠長,變化度不大卻一氣呵成。
筆者與友人一飲再飲,速度之快,一位遇上屯門公路大塞車的朋友幾乎沒有機會嚐到這美酒⋯⋯

筆者認為此酒款不論單飲與搭餐都能表現出色,但應避免搭配味道較濃和鹹味的食物。



後記/補充:

筆者是次是繼月初於東京赤鬼居酒屋後第二次品嚐此銘柄。
假如大家有幸在日本遇上日本酒舖售賣,是絕對值得毫不猶豫地購入一支的日本清酒。(放心:筆者從沒見過可以每人買多於一支花陽浴的日本清酒店)
如此上乘的品質,對於對日本酒印象還停留在米味、苦澀味的大部分香港人來說,相信會頗為驚喜。

溫馨提示:由於絕大部分的「花陽浴」出品都以生原酒為主,是必需要保持冷藏的。
如是像筆者般強行購入到香港的人,購入後請立即將之存放於雪櫃,回港後要以最快的速度將之冷存,並盡快飲用,才能嚐到此酒造的原味。

2017年6月25日 星期日

寫在開始之前

對比很多香港人來說,以筆者的年紀、經驗,跟真真正正的專家還有很大段距離。
由上大學之前幾乎滴酒不沾,到大學時間裡由啤酒「淺嚐」,到宿舍時期喝過「肝腸寸斷」⋯⋯
那時,覺得酒除了買醉外,就沒有甚麼作用。

踏進社會大學,最捨得花錢在食物的筆者終於有一點收入了。
我將每個月辛苦儲下的積蓄都花在一餐質素較好的料理上。而我最喜歡的,就是日本料理。

還記得數年前在Sushi Sase品嚐廚師發辦(お任せ/omakase)的時候,連最基本的日本酒也不知道是甚麼。
後來,對日本料理整體用餐經驗的要求漸漸提高了,發覺好的日本料理,如果配上了好的日本酒,兩者便能夠相輔相成。

起初筆者對日本酒的印象還是十分模糊,只知道日本清酒就是米、水和酵母製成的酒類。
漸漸又覺得日本酒的成份雖然只是這麼簡單,但又巧妙地能釀造出這麼多變的風味,這事情很有趣。
而且大部分的日本酒,比起市面上很多紅酒、白酒、威士忌等的價錢都較相宜,這能讓筆者品嚐和比較更多不同的日本酒款。

慢慢地,筆者便喜歡日本酒了。

筆者不會說自己對清酒很著迷,畢竟它的世界太寬廣,筆者嚐過的也只是冰山一角。
眼見日本酒在當地、台灣等地方都漸漸流行起來,香港貴為日本料理這麼盛行的地方,
香港人對日本酒的認知似乎不成正比。其實以筆者的經驗,香港人對日本酒是有興趣的,
只是不太懂得如何選擇和品嚐。

希望大家日後能在這裡,除了十四代、獺祭、久保田外,還可以多認識一些在日本、台灣甚至歐美
都逐漸冒起的一些清酒銘柄,他們的特色、風格、味道⋯⋯了解並多欣賞日本酒箇中滋味。

筆者才疏學淺,沒有很專業的詞彙形容清酒的味道,但筆者會盡量形容得貼切一點。
最後,希望寫 blog 的決心,不是流於三分鐘熱度⋯⋯

Let's start!

品飲紀錄設有評分,而評分僅為個人品飲經驗而定,而相同銘柄之出品質素亦不盡相同,只供參考。

入手難度解說
5:極困難 - 即使於日本當地亦近乎沒有可能以原價入手

4.5:非常困難 - 於日本當地有較小機會以原價入手,或需以較高價購買

4:困難 - 於日本當地部分日本酒店舖發售,或只為「地酒」(即較小型酒造之酒,產量或僅能提供日本當地飲用),香港鮮有發售

3.5:較難 - 不容易找到,間中會於日本或香港發售,或是年度發賣品

3:中等 - 容易於日本找到,香港間中發售

2:較易 - 在日本酒店舖或香港連鎖酒店舖較常發售之商品

1:容易 - 大量生產並經常於日本或香港各大小商舖有售之商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