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7月24日 星期一

新政 琉璃 別誂中取り 純米原酒

整體評分:8.5/10
入手難度:4/5(困難)
新派清酒先驅,各方面與白酒有過之而無不及,能登大雅之堂。

背景簡介/特色:

新政酒造位於東北地區秋田縣,是近年炙手可熱的日本清酒銘柄。至2010年擔起大旗聯合秋田另外四間酒造創造「NEXT FIVE」共同酒後,
不但打響新政的名堂,也算是為日本酒創作「共同酒」開創先河。
這種共同酒的確活化了清酒,使其不再令人覺得傳統和守舊,同時卻加重了清酒愛好者的品飲成本 - 這些酒,往往都是供不應求,
即使在日本本土,要找個原價售出的地方也不易。自此炒作的清酒,不再只是「十四代」、「田酒」、「黑龍」等神兵利器了。

酒造的更多背景資料,筆者相信還有不少機會介紹的。

香氣/口感/味道/餘韻:

這瓶是新政「Color」系列之其中一款。

這是與數名友人於家中品嚐的第一支清酒,開瓶後初段散發著米香,稍為回溫後其香氣漸漸由蘋果香取代。
口感方面它一如所料清爽怡人,不論在雪冷(約5度)到花冷(10度左右)都能保持穩定水準。
味道是一貫新派清酒所強調的微碳酸感,與其豐富果香甜酸交錯,口感複雜有緻又不至膩人。
酒精感即使在最後接近室溫階段仍能隱藏得宜,酸度更為明顯,餘韻中長,果香和乳酸香殘留口中恰到好處。

後記/補充:

筆者近期有幸接觸好幾款新政酒造的出品,Colors、No.6、亞麻貓系列都品嚐過一些。
感覺上新政在創新之餘也能保持一定對自有品牌傳統的堅持,基本上所有品項都使用6號酵母(新政酵母)釀造。
相信一位喝清酒經驗尚淺的人,假如在每次只喝一支新政,是不容易喝出其分別的,
有機會的話,一併開兩支新政,也許可細味新派清酒引人入勝的地方。

2017年7月19日 星期三

山形正宗 純米吟醸 酒未来 生

整體評分:7/10
入手難度:4/5(困難)
米麴氣味為主,佐餐能有各種有趣變化的生酒

背景簡介/特色:

水戶部酒造為於山形縣,據網站所述蔵元人數為14人(包括冬季時的職人),算是規模較小型之酒造。
山形縣的酒造,大多都是非常具實力的,十四代、出羽櫻、くどき上手、楯野川⋯盡是頂級之一線酒造。大概是近水樓台吧,這些酒造的風格,大體上都想向十四代靠攏。(想而已)

在這簡介想著重酒米「酒未來」,此酒米為高木酒造之十四代蔵元 - 高木辰五郎先生研發出來的酒米三部曲之一,其餘兩款為羽州譽和龍之落子(龍の落とし子)。
並非很多酒造會使用酒未來釀酒,能使用它出品的大多都是位於山形縣又或是鼎鼎大名的酒造(而今、寫樂、東洋美人等等)。

香氣/口感/味道/餘韻:

生酒一般味道較為奔放,山形正宗的這瓶也不例外。輕湊鼻時,米香已是非常強烈撲鼻,會預期它味道不會太酸,口感會較爽(dry)。

單飲時,初嚐於舌尖,有輕微發泡感,也是多數生酒都會有的質感。味道與香氣表現一致,爽朗有勁,米香飽滿。入喉順滑,米味扣於喉嚨,餘韻中規中矩,泛起少許酒精感而不算苦澀。

此作較討好的是在佐餐上表現不俗,配上蕃茄是會是一個討好的哈蜜瓜味道為主,搭配一點酸薑時又會重新刻畫其濃郁米味和旨味,由雪冷至花冷大抵保持水準。




後記/補充:

生酒 - 意即沒有經過任何低溫殺菌(火入)的程序,就是新鮮和風味強烈的酒,一般建議盡快飲用。
難得在香港的鮨店有專業運送,加上筆者對酒未來有一點興趣深入了解,也就是毫不猶豫地點了 約兩合份量試試看。

當然,它的發揮不及十四代釀出之酒未來那般變化多端,但從這價位表現來看已是物有所值。
酒未來作酒米的出品變化度甚高,追求多變的飲家應多嘗試不同酒造的酒未來酒款。

2017年7月17日 星期一

雪の茅舎 花朝月夕 大吟釀

整體評分:6/10
入手難度:3/5(中等)
雪冷狀態表現如蜜糖甜潤,隨著溫度提升味道急轉直下

背景簡介/特色:

出品「雪の茅舎」的齋彌酒造位於日本東北秋田縣。此銘柄頗具名氣,於日本酒評價網 SakeTime 排名20名內,在日本酒物語中,它是秋田縣的第二名。
而排在雪の茅舎前面的,就是大名鼎鼎的新派清酒「新政 / No.6」。日後筆者也會有機會寫寫新政的品飲評價的。

彌酒造是頗傳統的日本酒造,其官網標榜著「三無」:無櫂入、無濾過、無加水,除去這些步驟都是為著保留日本清酒最原始的風味。

香氣/口感/味道/餘韻:

「雪の茅舎 花朝月夕」是鉛柄其中一款最高階品項,是晚在餐廳開瓶,用以相佐前段廚師發辦(omakase)日本料理。

以35%精米步合來說,酒的色澤一如所料清澈澄明,靠近杯輕輕一聞,有著一點酒精味道,由於如蜜瓜和蜜糖的甜香太重,幾乎感受不到任何米味。
在開瓶初段,表現如香氣一樣,口感濃稠而甜蜜,相信這味道會頗為適合女生。把酒於口稍作停留,酸度仍然頗低,吞下時感覺順滑一致,餘韻為中等,始終初時的甜度不弱。

正當以為這是一支不錯的酒時,喝至中段當它溫度稍稍回升,它的表現出現變化:米麴味道開始明顯起來,帶著它本身的偏甜的風格,筆者認為這兩種味道不協調。
在收結方面是一大敗筆,餘韻相對苦澀,酒精味道也蓋掩不了,味道已完全失去初期的平衡了。


後記/補充:

「雪の茅舎」的知名度和此酒的價位來說,筆者未必會選擇再次品嚐此作。
但無可否認的是「花朝月夕」的初期表現是頗為出色的,配搭一些清爽的水果,應能相輔相成。
但後期此酒朝向不好的方向變化,這令筆者對其印象大打折扣。
建議大家品嚐時,要好好管理其溫度,減低它變化的速度。

以它的高貴包裝和名稱,把這作為送禮之用,也不過不失。
至於入手難度,它不至於很難的,在香港的liquidxxxx 至x酒庫,也該可輕鬆找到了。

2017年7月12日 星期三

雨後の月 月光 大吟醸

整體評分:8/10
入手難度:3.5/5(較難)
初段表現辛口,但後期表現漸佳,香味與辣度俱備的大吟釀

背景簡介/特色:

相原酒造位於廣島,雨後の月銘柄在日本酒評價網 SakeTime 中排行第三名,一二名分別為「賀茂金秀」和「寶劍」。
此酒造在香港不算太有名,卻因此不容易在香港的超市或日本酒店舖買得到。可能要在居酒屋才有機會喝得到了。
在日本,此銘柄還算有一點小名氣,所以要入手不算非常難的。

香氣/口感/味道/餘韻:

在雪冷(約5度)的狀態下開瓶,香氣尚算明顯但不算印象深刻,是典型山田錦的酒香 - 帶著甜味和果香。
酒體尚算清澈柔順,在入口時的口感不算清爽但順滑,沒有帶有太多黏口感覺。
而味道方面,雪冷(約5度)表現內歛,相對辛口並有少許酒精感,但隨著品飲溫度慢慢回升和醒酒後,
此酒的表現愈來愈出色,香氣漸重,口感比先前圓滑,味道帶著蜜瓜的甜味。
而收結部分,初段以大吟釀級別來說,餘韻短暫並較辛口 (dry)。後期溫度回升,餘韻表現悠長,辛口的感覺仍在但呼出的氣味還是甜味為主,表現不俗。

這瓶清酒是當日 omakase 晚餐第二瓶佐餐酒,配搭著口味較重的刺身壽司,表現仍算出色。
以此酒的調性,與各式日式料理問題都不大,但配上較多淡味白身魚時,少酌即可以了。

後記/補充:

筆者第一次寫「大吟釀」級別的酒。由於飲食習慣和缺乏燗酒器,筆者相對較少品飲本釀造和精米步合較高的日本清酒出品。
至於有一些香港人都對純米大吟釀比較情有獨鍾,覺得大吟釀級別的酒就好像添加了味精一樣。
筆者最初也是有如此偏見,但其後喝的種類多了,就覺得大吟釀的世界其實同樣多姿多彩的。
就像威士忌的世界一樣,有非常多人追逐 single malt whisky,但 blended whisky 的出品卻佔了大多數。
在日本清酒世界,這個追逐純米的現象,也很類似威士忌,這偏好也頗值得大家思考呢。

p.s. 這一支清酒與上一支的「得月」,看來都很適合在中秋節前後與親朋戚友一起乾杯!

2017年7月9日 星期日

久保田 得月 純米大吟釀

整體評分:8/10
入手難度:4/5(困難)
淡麗辛口的代表作 - 清澈如水的日本酒

背景簡介/特色:

「得月」這清酒乃由知名酒造 - 朝日酒造(生產久保田之酒造)於每年九月(中秋節前後)推出之年度發賣品。
「久保田」這品牌,相信有較高酒齡的人,即使主要飲紅白酒的人都有一定認識的銘柄。
它算是第一代被引進香港的日本酒品牌,聽說當時知名度可謂與十四代不相伯仲。
朝日酒造位於新潟,事實上,新潟縣酒造在香港也有不少常見而質素不俗的清酒品牌(八海山、越乃寒梅)。
近年隨著愈來愈多西餐向的新派清酒受到歡迎,香港人對像久保田一類的典型清酒熱情漸漸冷卻,但它仍然是一個送禮佳品。

香氣/口感/味道/餘韻:

是次把酒拿到餐廳,故並非親自開瓶,只能從酒杯感受最初的香氣。靠近杯中輕聞,非常淡麗的氣味,既不是酒精味也不算是果香,是很平淡的米的味道。
從下圖看見酒的顏色,也是新潟縣日本酒的一貫風格,透明潔淨,像水一般清爽無雜質的。
配上味道同樣清淡的銀杏,酒接觸舌尖,沒有任何甜味,中段仍可以感受到爽朗的口感,一點酒的黏性都沒有。
把酒緩緩滑下,味道一貫清淡,在花冷(10度左右)的溫度時,舌後稍有些微酒精感和辛辣的味道。
餘韻則是中等,但以這樣清淡幼細的口感和味道看,算是完成度很高的作品了。



後記/補充:

其實喝這支酒已是去年十月的事了。當時的感覺還是覺得平淡,清澈,該沒有很大的印象。
是晚在整理過去數個月拍下自己曾喝過的清酒照片時,看見了它,赫然還是對它的印象不淺,於是決定寫下這一篇文章。
這一兩年品嚐清酒的密度提高了些,白酒向的、香檳向的清酒都試了不少。雖然日本酒的世界趨向變化多端,但回首一看,卻發現還追求著傳統日本酒極致,能釀出如水的清酒酒造,很是難得。

由於此酒的味道非常纖細,這不是一般能佐餐的清酒,反之,它應該是主角 - 配以非常清淡的佐酒小食慢慢品嘗得月。

在香港雖然能輕易在百貨公司和超級市場找到久保田的百壽、千壽、碧壽、萬壽,但找到年度限定版得月的可能性近乎零。
日本在發賣期間找到的可能性不算很低,如有興趣嚐嚐,可以一買。

2017年7月7日 星期五

鍋島 純米大吟醸 短稈渡船・山田穂 (山田錦の両親の酒) 下篇

整體評分:6/10
入手難度:4/5(困難)
相對清爽,果香味較重,但整體感覺仍然只屬中等

背景簡介/特色:

山田穂 - 酒米「山田錦」之母親,以此為酒米釀造的酒非常稀少。

香氣/口感/味道/餘韻:

筆者是日與短稈渡船一作一同品飲。
同樣在花冷溫度下開瓶,香氣乍聞之下跟短稈渡船分別並不大;略過了一些時間後,果香是比短稈渡船濃一些。
口感方面,在口中山田穂表現較出色,口感更為飽滿,酒體清爽一些,沒有短稈渡船泛黃,也少了筆者不太喜歡的米麴味道。
一口氣吞下時,酒精感也比短稈渡船少,餘韻殘留在口中的時間沒有太大分別。
開瓶後十數分鐘,果香漸見明顯,多了一些「鍋島味」。

色澤明顯較短稈渡船白一些

後記/補充:

同座友人們都相對喜歡這瓶酒,從喝光的速度上高下立見。
喝罷兩瓶酒,毫無疑問山田穂的平衡度做得較出色。而味道亦相對合乎初接觸日本酒的人的口味。

有想過整體評分調高一些,但心想如果這也值7分的話,這個 blog 也相對沒有意義了。
始終問心而言,我該不會再購入這款出品。
希望較嚴謹的評分能讓大家多了解不同出品的分野,也希望讀者能喜歡這裡所推介的清酒。

2017年7月5日 星期三

鍋島 純米大吟醸 短稈渡船・山田穂 (山田錦の両親の酒) 上篇



整體評分:5/10
入手難度:4/5(困難)
米香濃郁,收結不佳,與酒造較擅長果香作品有落差


背景簡介/特色:

富久千代酒造位於九州佐賀,是頗具名氣之酒造。不論在 saketime 日本酒評價網 或 日本酒物語 中,其銘柄「鍋島」都長佔佐賀冠軍位置。

在香港的居酒屋,不難找到會用不同鍋島酒瓶作裝飾的小店。全因酒造採用風格一致卻配以色彩繽紛的顏色區分不同作品,
加上雖然在港有代理但卻欠缺高階品,部分愛好清酒的人都會特意以炒價追一兩瓶高階作品,順道留起酒樽作裝飾。

短稈渡船和山田穂,分別是酒米「山田錦」之父親和母親。我們現時品飲的日本清酒,最常見的就是用山田錦釀造出來的。
以筆者所知,純米大吟釀級別的山田錦父母酒,只有鍋島及田酒兩銘柄以年度限量禮盒裝出品。

(官網圖片)


香氣/口感/味道/餘韻:


本篇簡介的是父親:短稈渡船。
開瓶時已從雪櫃取出一兩分鐘,大概為花冷(10度左右)溫度。輕輕一聞,有著些微果香,但米味明顯更強烈。
倒下酒杯時可見色澤相對較一般酒泛黃,這該是典型短稈渡船酒米的特徵。溫度稍為上升後,果香和蘋果酸味雖然更明顯,但仍以米香為主軸。
口感方面,酒體尚算清爽,而味道混雜度較高,一方面有著鍋島清甜果香的風格,但另一方面相信由於酒米用上短稈渡船的關係,
米味非常飽滿,筆者甚至覺得有少許米麴味道。餘韻中等,在喉嚨中會稍稍感到有滯留著的酒精感,不算討好。

開瓶後放回雪櫃一小時,略醒酒後再嘗,整體感覺較好,果香和濃郁米味相對平衡,酒精感略減一些。




後記/補充:


筆者曾經品飲鍋島純米吟釀雄町,當時感覺非常美妙,配搭煙三文魚時驚喜萬分。
由於鍋島此作入手實在不易,本懷著期待的心情嘗試,卻換來一點失望。
在部分評價網中,鍋島的賣點在於豐富果香調性輕快,雖然感覺到酒造已對此作作出嘗試,但顯然也是失去平衡。
幸好此作有多人共享,米香太濃的酒多喝會膩,尤其是既配上大量壽司。

當然,作為 housewarming 或宴會禮物,其實以此名氣和包裝,卻算是非常體面的。
下篇會簡評母親山田穂。